0%

Spring中的设计模式

工厂模式

Spring工厂模式通过BeanFactory或ApplicationContext创建对象,BeanFactory仅提供最基本的依赖注入支持,ApplicationContext扩展了BeanFactory,除了具有BeanFactory的功能外还有更多额外功能,因此一般使用ApplicationContext。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的好处:

  1. 减少创建对象花费的时间,对于频繁使用的重量级对象来说,是非常可观的系统开销
  2. 由于new操作的次数减少,系统内存的使用频率也会降低,可以降低GC压力,缩短GC停顿时间

Spring中bean的默认作用域是singleton的,它通过ConcurrentHashMap实现单例模式。

代理模式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将那些与业务无关的、被业务模块共同调用的逻辑(事务处理、日志管理、权限控制等)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有利于未来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Spring AOP基于动态代理,如果要代理的对象实现了某个接口,Spring AOP会使用JDK Proxy创建代理对象,对于没有实现接口的对象,无法使用JDK Proxy进行代理,Spring AOP会使用Cglib生成被代理对象的子类来作为代理。

也可以使用AspectJ在编译时做静态代理,这种代理方式基于字节码操作(Bytecode Manipulation)。

模版模式

模版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框架,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版模式使得子类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的实现方式。

Spring中jdbcTemplate、hibernateTemplate等以Template结尾的对数据库操作的类就使用了模版模式。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表示一种对象与对象之间具有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这个对象所依赖的对象也会做出反应。spring观察者模式流程如下:

  1. 定义一个事件:实现一个继承自ApplicationEvent,并且写相应的构造函数
  2. 定义一个事件监听者: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重写onApplicationEvent()方法
  3. 使用事件发布消息:通过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publishEvent()方法发布消息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接口不兼容的类一起工作。

Spring AOP中的适配器模式

Spring AOP的增强或通知(Advice)使用了适配器模式,接口是AdvisorAdapter。Advice常用类型有BeforeAdvice(目标方法前,前置通知)、AfterAdvice(目标方法调用后,后置通知)、AfterReturningAdvice(目标方法执行结束后,return之前)等。每个类型Advice(通知)都有对应的拦截器: MethodBeforeAdviceInterceptorAfterReturningAdviceAdapterAfterReturningAdviceInterceptor。Spring预定义的通知要通过对应的适配器,适配成 MethodInterceptor接口(方法拦截器)类型的对象(如:MethodBeforeAdviceInterceptor 负责适配 MethodBeforeAdvice)。

Spring MVC中的设计模式

在Spring MVC中,DispatcherServlet 根据请求信息调用 HandlerMapping,解析请求对应的 Handler。解析到对应的 Handler(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Controller 控制器)后,开始由HandlerAdapter 适配器处理。HandlerAdapter 作为期望接口,具体的适配器实现类用于对目标类进行适配,Controller 作为需要适配的类。

为什么要在 Spring MVC 中使用适配器模式? Spring MVC 中的 Controller 种类众多,不同类型的 Controller 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请求进行处理。如果不利用适配器模式的话,DispatcherServlet直接获取对应类型的 Controller,需要的自行来判断,像下面这段代码一样:

1
2
3
4
5
6
7
if(mappedHandler.getHandler() instanceof MultiActionController){  
((MultiActionController)mappedHandler.getHandler()).xxx
}else if(mappedHandler.getHandler() instanceof XXX){
...
}else if(...){
...
}

假如我们再增加一个 Controller类型就要在上面代码中再加入一行 判断语句,这种形式就使得程序难以维护,也违反了设计模式中的开闭原则 –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装饰器模式

相比于使用继承,装饰者模式更加灵活。简单点儿说就是当我们需要修改原有的功能,但我们又不愿直接去修改原有的代码时,设计一个Decorator套在原有代码外面。其实在 JDK 中就有很多地方用到了装饰者模式,比如 InputStream家族,InputStream 类下有 FileInputStream (读取文件)、BufferedInputStream (增加缓存,使读取文件速度大大提升)等子类都在不修改InputStream 代码的情况下扩展了它的功能。

Spring 中配置 DataSource 的时候,DataSource 可能是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我们能否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少修改原有类的代码下动态切换不同的数据源?这个时候就要用到装饰者模式(这一点我自己还没太理解具体原理)。Spring 中用到的包装器模式在类名上含有 Wrapper或者 Decorator。这些类基本上都是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参考资料

  1. Spring中的设计模式